你家有多少台旧手机、旧电脑?在笔者身边,一个人有三台以上的旧手机并不是个别现象。怎么处理这些手机,确实是个难题。丢了吧,有点舍不得——有的还能用呢,而且万一自己储存在手机里的隐私泄露了怎么办!放着吧,又很占地方,尤其是冰箱、洗衣机等大家电,淘汰后放在家里是不可能的。无论是相关问卷调查的结果,还是就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,处理废弃电子产品,要么给专门的私人回收者拉走,要么通过闲鱼等二手网站卖掉,再就是送给亲戚朋友。但**后这些闲置旧物经历了什么,谁都说不上来。
其实,这并不只是一个节俭与否的问题,而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。电子产品的原材料包含很多对环境有害的物质。比如手机的锂电池、线路板、显示屏等含有铅、铬、汞等有毒物质,如随意抛弃会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。此外,拆解电子产品不规范,比如废电冰箱、废空调中的制冷剂等,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。
正如很多废旧物品一样,废弃电子产品也是“放错了地方的宝贝”。有资料表明,从1吨废弃手机中能提取150克黄金,“含金量”甚至远高于同质量的矿石。可见,规范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,既有经济效益,更有环境效益。我国早在2011年就实施了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》,认定了200多家有资质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,但从实行效果来看,大部分废弃电子产品仍然流入了私人回收渠道。
要让这些废弃电子产品规范回收,除了要加大执法力度外,**根本的在于公众自己要提升回收意识。为何公众更愿意把旧手机旧家电给私人回收者而不是给正规企业?其一,是因为往往私人回收者出价更高。看起来是自己得益了,但其实这很可能是以不环保的处理方式作为代价。要知道,正规回收机构需要配备专用车辆、专用场所等,自然回收成本更高。因此,有必要提升公众环保意识,算大账而不算小账,算长远账不算眼前账。
其次,正规回收渠道还要更加便捷。私人回收者一个电话就可以“上门服务”,如果正规回收企业也能做到,相信会有更多人选择后者。当然,这又要支付相应的成本。但在“互联网+”的时代背景下,一些新技术、新模式也可以大大降低成本。比如,“爱回收”等专业回收企业,在城市闹市区设立自助回收机,用户可自行完成回收过程。上海也有企业开发出智能回收箱,公众可以把废弃不用的小件电子产品贴上专属条形码,投放进去以换取现金或者网购抵用券。大件家电则可通过微信、APP等预约,工作人员上门免费回收。
如今,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电子产品。如何做好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,意义更加凸显。将其纳入规范渠道,**根本的在于提高回收便利性、提升公众意识,让公众更加自觉地成为规范回收的闭